设备及路由模式的选择
路由种类
硬路由
硬路由是以特有的硬设备,包括处理器、电源供应、嵌入式软件,提供设定的路由器功能。
市场上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买到的都是硬路由,比如华为、小米路由器等。这些路由器都有固定的天线、WAN口、LAN口。
优点是非常稳定,毕竟是商业化产品!
缺点是无法(或者说很少)定制化,产品有哪些功能就只能使用哪些功能。
软路由
软路由是指利用台式机或服务器配合软件形成路由解决方案,主要靠软件的设置,达成路由器的功能。
软路由没有固定的形态,不局限于有没有天线,网络接口,核心在于系统,例如只有一个LAN口的电脑,刷了软路由系统后,就是一个软路由。
软路由除了核心的路由功能以外,与普通路由器(硬路由)最大的不同就是软路由可以装各种软件,比如全局广告屏蔽、全局出国上网等。
主路由和旁路由其实是软路由中的概念,主路由和旁路由是根据接驳的位置来确定的。
主路由
主路由是串联在主线路中的路由,正常情况下就是光猫(猫(MODEM)或者是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口(WAN):此接口用一条网线与家用宽带调制解调器(或者与交换机)进行连接。)通过网线第一个接入的路由器叫做主路由,主要实现拨号遥控网络宽带叠加的功能,一般主路由的拨号性能都比较强劲,稳定并且还可以轻松地实现一些可远程地功能或者脚本。简单来说,我们家中用的路由器就是主路由。

旁路由
在官方的技术用语里,正确的叫法应该是「旁路网关」(为了方便,后续将依旧以旁路由为准)。而所谓的「旁路网关」,是指挂靠在主路由网络下的一个旁系网络,他分担了一部分路由器的功能,因此被大众简称为「旁路由」,本质上它是一个通过 LAN 口与主路由连接的一个客户端设备。
这种主旁路由构成的网络架构可以分成两种,一种是发烧友在软路由系统中,通过虚拟化的形式,安装两套路由系统,它们各司其职,在软件层面上形成了主旁网络架构。另一种就是通过使用两个实体路由器,通过连接和配置打造的硬件形式上的主旁网络结构。虽然他们形式上有一定区别,但这种双路由系统(硬件或虚拟化)的网络布局,殊途同归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家庭网络带宽进行合理的分配利用,并提供更强的扩展性,以实现更多强大的功能。

提示
旁路由与主路由的功能基本相同,个人感觉,旁路由更加灵活一些,可以指定局域网内的设备流量流向。
单臂路由
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单臂路由,特征如下:
只有一个网口,既充当WAN口又充当LAN口。
其他功能与主路由模式一致。

这种方式由于一个网口的局限性,一般用于流量不大的网络环境中,比较适合使用旧笔记本或者台式机搭建软路由系统。
路由选择
鉴于我的时间以及知识有限,本网站暂时只讨论以下模式:
主路由:iKuai
旁路由:OpenWrt
网关互指,爱快只处理流量数据,OpenWrt负责其他各方面功能。
警告
“咦,怎么又断网了???”
关于设备的选择,就我个人而言:
某鱼买个稳定的工控机是最优解,很便宜的那种就行,不必很好的性能。
说一点个人踩坑后的建议:
绝对不要上1U,2U等电源,不然就是呜呜呜了~就买那种小的工控机,接12V 3A 或者 5A 电源就行。
工控机不是NAS,无法插太多硬盘,如果插太多硬盘,到时候电源带不动,很大风险损坏硬盘!
工控机主板上可以带散热片,不建议带风扇,他们不会给你很好的风扇的!
机器运行温度高,可以后面自行加装风扇,很简单!
工控机的话一般是M.2硬盘,后续如果需要安装黑群晖的话,建议直接买个1T或者2T的,如果只是作为路由使用,那么128G或者256G完全足够。
内存8G给路由使用也完全够,后续如果需要安装黑群晖的话,建议16G也差不多。
